一、取心技術措施
1.按地質設計要求,本井取心進尺90米,其中包括機動取心30米,要求取心收獲率達到90%,裂縫發(fā)育段不低于85%,所以必須精選取心工具,優(yōu)化取心措施。
2.取心工具必須按照使用說明認真檢查,鉆頭水眼暢通,齒刃完好,工具內筒運轉靈活,巖心爪無變形,彈性好,工具螺紋完好,不合格工具嚴禁下入井內。
3.取心工具下井前做到井壁穩(wěn)定,井底清潔、井眼暢通,鉆井液性能穩(wěn)定,符合設計要求,確保順利下入取心筒。
4.鉆進中要卡準地層,做好地質預報,鉆進中隨時做好取心的各項準備工作。下取心工具前必須嚴格檢查,合格后方可下井。
5.井底清潔無落物,如井下有堅硬落物,必須下打撈杯打撈干凈,禁止用取心筒打撈。
6.取心過程中嚴格執(zhí)行取心操作要求,下鉆操作平穩(wěn),杜絕猛剎、猛放,控制下放速度,嚴防頓鉆,鉆頭距井底一個單根深度時,開泵循環(huán)清潔井底。取心過程中遇溢流、井噴,應果斷割心上提,按“四·七”動作控制井口。
7.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之一時,不準下取心工具:
(1)井下不正常、有阻卡、掉塊、井底有落物、漏失和油氣很活躍;
(2)鉆井液性能不符合設計要求;
(3)崗位工人對取心工具結構、性能不熟悉,未貫徹取心設計和未制定取心措施;
(4)設備有問題,不能保證連續(xù)取心施工;
(5)取心工具裝配質量不合格;
(6)指重表和泵壓表不靈;
(7)對上筒巖心沒有分析出收獲率低的原因和未制訂出下筒取心措施。
8.下鉆遇阻不得超過40KN,否則接方鉆桿開泵循環(huán),慢轉下放鉆具,若遇阻嚴重,及時起鉆,換牙輪鉆頭通井。
9.取心鉆進前,循環(huán)處理好鉆井液,并清潔井底。
10.取心鉆進剎把必須由司鉆親自操作,送鉆要均勻,減少蹩跳鉆,在設計參數(shù)允許的范圍內,可以靈活地調整鉆壓與轉速,盡量避免停泵、停鉆。
11.取心的第一關是“樹心”。用10~20KN鉆壓,Ⅰ檔鉆進不得少于0.2m。疏松地層取心要加足并跟上鉆壓。正常鉆進,送鉆均勻,不停泵,不提鉆、溜鉆,防止蹩跳鉆,做好鉆時記錄,仔細觀察機械鉆速等參數(shù)的變化,準確判斷井下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堵心立即起鉆。
12.以地質預告、鉆時記錄、巖屑、鉆井液性能為依據(jù),隨時分析掌握井下情況,準備割心起鉆。
13.為了隨時掌握井下情況,取心井段鉆時要加密記錄。地質、泥漿人員若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向司鉆報告,以便采取處理措施。
14.割心操作,選擇巖性較致密、膠結好的地層作割心地層,鉆完進尺后加大鉆壓,穿鞋,停止送鉆,根據(jù)情況待恢復懸重后,上提鉆具即可。
15.用液壓大鉗卸扣,Ⅰ檔起鉆。不允許用轉盤卸扣。
16.連續(xù)向井內灌滿鉆井液,起鉆完,立即蓋好井口,防止掉心和落物。
17.巖心出筒后要及時編號、標記、不要將順序搞亂,出筒巖心要全部收集起來,并妥善保管。
18.取心結束后要認真擴眼,擴眼時要控制鉆壓,以保證井身質量和防止卡鉆。
二、井身質量保證措施
井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層祠傾角較大和層位交界面,許多層位傾角在30度左右,在鉆井過程中易于產(chǎn)生井斜,產(chǎn)生嚴重狗腿,導致井下復雜和事故。為確保井身質量,尤其是上部的井身質量,為下部井段安全順利鉆井和套管保護創(chuàng)造條件,井身質量保證措施如下:
1.優(yōu)選鉆具組合和鉆井參數(shù),鉆頭選型不僅要考慮地層可鉆性,還要考慮預防井斜的問題。采用井下動力鉆具配合PDC鉆頭,保證井下安全,提高機械鉆速。
2.上部井段要嚴格控制井斜,為下部井段的鉆進爭取主動。
3.在0~1000米井段每鉆進100米吊打30米,1000~3000米井段視測斜情況吊打,不可盲目加壓鉆進,并且保持較高的轉盤轉速,輕壓快鉆,確保上部井眼打直。
4.地層交界面、軟硬交錯地層至少吊打鉆進30米,并提前卡準地層位置。
5.實行“司鉆質量控制法”,質量與經(jīng)濟掛鉤,做到人人重視質量,人人關心質量。
6.加強井眼軌跡跟蹤監(jiān)督,按施工設計進行單、多點測斜,及時分析井斜及位移變化情況,以便采取措施。
7.工程技術員負責確保指重表和自動記錄儀靈敏好用,記錄儀卡片齊全完整。保證鉆井參數(shù)符合設計與技術指令。
8.每次測斜必須成功,無井斜數(shù)據(jù)不得盲目鉆進,井斜變化嚴重時加密測量,并利用微機處理數(shù)據(jù)進行井身質量預測。
9.井斜偏大,計算數(shù)據(jù)表明常規(guī)鉆進及鐘擺糾斜無法保證井身質量對達到地質要求構成潛在威脅時,及時用井下動力鉆具糾斜及扭方位。必要時可以上隨鉆測斜儀。
10.搞好鉆井液防塌處理,循環(huán)時注意活動鉆具方式,嚴禁定點循環(huán),保證油氣層井段平均井徑擴大率控制在15%以內。